如何处理干扰素的副作用?

2023-09-05 来源:39健康网 举报/反馈

使用干扰素治疗时,需要注意副作用的影响,如流感样症状、骨髓抑制、肝肾功能损伤、神经系统损伤、胃肠道反应、过敏反应等。如果副作用比较轻微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如果症状比较严重,需要暂时停用干扰素,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、抗过敏药物等药物治疗。

1、流感样症状:部分患者在使用干扰素后,可能会出现流感样症状,如发热、头痛、身体酸痛、乏力等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在药效过后症状可自行消失;

2、骨髓抑制: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,但白细胞一般不受影响;

3、肝肾功能损伤:干扰素需要经过肝脏代谢,然后经过肾脏排出,因此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损伤,可表现为肌酐、尿素氮的升高,肝肾功能损伤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,如果比较严重,需要使用保肝药物进行对症处理;

4、神经系统损伤:使用干扰素后,可能会引起头晕、失眠、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,一般症状比较轻微,在停药后可自行缓解;

5、胃肠道反应:干扰素可能会刺激胃肠道,引起恶心、呕吐、厌食等胃肠道反应,一般症状较为轻微,可自行缓解;

6、过敏反应: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、荨麻疹、皮肤瘙痒、血管神经性水肿、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,需要及时停药,并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。

除以上副作用外,干扰素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,使骨髓功能下降,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,也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损伤,出现转氨酶升高,停药后可自行恢复。因此,使用干扰素时,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检查,判断血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,同时注意观察自身症状,如果出现明显不适,需要遵医嘱停药或者更换药物。

相关文章

更多

猜你喜欢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