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用药 注意走出四个误区

2023-09-05 来源:39健康网 举报/反馈

日常用药在临床上较多,用药时应注意用药的准确名称、用药的用量、用药的时间、用药的安全性等。若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,应及时前往医院,由医生明确原因后,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,以免产生不良后果。

1、用药的准确名称:目前常用的药名有很多,如中药、西药、中药饮片等。不同药物用的名字不同,使用时应注意区分,如中药需要用公认的标准名称,西药一般用尽量用英文缩写,如伏诺拉生、金刚烷胺等,中药则需要用尽量用经过药理学实验证明药效较优的新药,如参茸保肺丸、肾炎康复片等,西药一般用尽量用经过药理学实验证明药效较佳的产品,如培哚普利、依那普利等;

2、用药的用量:用药量应根据患者疾病的性质、症状程度、体征等,由医生确定。如治疗内伤咳嗽的药物,如百部、紫菀、款冬花、瓜蒌等,宜用杏仁、麻黄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,如异丙托溴铵、沙丁胺醇等,宜用剂量较大,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;

3、用药的时间:用药的时间也较重要,如抗生素类药物,一般宜饭前服用,有利于药物的吸收。治疗活血化瘀的药物,宜在饭后服用,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;

4、用药的安全性:不同药物在使用时,应注意其禁忌证,如洋地黄类药物,属于强心药,在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电图。同时一些药物在服用时,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,如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红霉素等,若患者本身具有肾毒性的药物时,应避免使用。

相关文章

更多

猜你喜欢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