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宝如意丹

类别: 祛暑剂
出处: 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
举报/反馈
方剂说明
【功能主治】: 中暑眩晕,绞肠腹痛,脘闷饱胀,阴阳反错,不省人事,手足厥冷,恶心呕泻;山岚瘴气,感受邪秽,中恶头痛,一切痧气;伤寒,风寒咳嗽;中风不语,痰涎神昏,口眼斜,手足麻木;疟疾;瘟症疹子不出;痫证疯迷;饥饱劳碌;瘫痪;噎膈咽喉,胸膈疼痛,恶心嘈杂;牙痛;心胃气痛;心胃虫痛,九种胃痛;气蛊;水蛊;中酒毒;阴寒;忘前失后;小便尿血;二便不能;水泻;赤痢,白痢,噤口痢;偏坠疼痛;腿足疼痛;跌扑损伤;昏迷不醒;
【组成】: 白粉霜1两,血竭1两,硼砂1两,腰黄1两,天麻1两,辰砂1两,麝香1钱,梅片1钱,人参1钱,蟾酥6钱(1方有巴豆霜)。
【药材配方】: 人参 天麻 巴豆 梅 硼砂 粉霜 蟾酥 血竭 酥 麝香
【用法】: 每服7丸,小儿2丸。俱不可多用。中暑眩晕,绞肠腹痛,脘闷胀饱,阴阳反错,不省人事,手足厥冷、恶心呕泻,山岚瘴气,感受邪秽,中恶头痛,一切痧气,俱用凉茶送下;伤寒3-4日,风寒咳嗽,用葱白(连须)、生姜煎酒热服,暖盖取汗;中风不语,痰涎神昏者,姜汤送下;口眼斜,手足麻木者,生姜、桂枝煎汤送下;疟疾、草果、槟榔煎疡送下;瘟证疹子不出,葱须汤送下;痫证疯迷,生姜汤送下;饥饱劳碌,沙参汤送下;瘫痪,淡姜汤送下;噎膈咽喉,胸膈疼痛,桔梗、柿蒂煎汤送下;恶心嘈杂,砂仁汤送下;牙痛,高良姜汤送下,再衔1丸于痛处,其痛
中药材配剂
类别: 收涩药
硼砂
类别: 拔毒生肌
清热消痰,解毒防腐。治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目赤翳障,骨哽,噎膈,咳嗽痰稠。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消痰止嗽,破癥结喉痹。"②《本草衍义》:"含化咽津,治喉中肿痛,膈上痰热。"③《纲目》:"治上焦痰热,生津液,去口气,消障翳,除噎膈反胃,积块结瘀肉,阴癀,骨哽恶疮及口齿诸病。"④《本草通玄》:"杀劳虫。"⑤《本草求原》:"生则化腐,煅枯则生肌。"
人参
类别: 补虚药
功效: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。主治:劳伤虚损、食少、倦怠、反胃吐食、大便滑泄、虚咳喘促、自汗暴脱、惊悸、健忘、眩晕头痛、阳痿、尿频、消渴、妇女崩漏、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,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。
巴豆
类别: 泻下药
泻寒积,通关窍,逐痰,行水,杀虫。治冷积凝滞,胸腹胀满急痛,血瘕,痰癖,泻痢,水肿,外用治喉风,喉痹,恶疮疥癣。①《本经》:"主伤寒温疟寒热,破癥瘕结聚坚积,留饮痰癖,大腹水肿。荡练五脏六腑,开通闭塞,利水谷道。去恶肉。"②《别录》:"疗女子月闭,烂胎,金疮脓血不利,丈夫阴颓,杀斑螫毒。"③《药性论》:"主破心腹积聚结气,治十种水肿,痿痹,大腹。"④《本草拾遗》:"主癥癖,痃气,痞满,腹内积聚,冷气血块,宿食不消,痰饮吐水。"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"通宣一切病,泄壅滞,除风补劳,健脾开胃,消痰破血,排脓消肿毒,杀腹藏虫。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。"⑥《医学启源》:"导气消积,去脏腑停寒,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,去胃中寒湿。"⑦《汤液本草》:"可以通肠,可以止泄。"⑧《纲目》:"治泻痢,惊痫,心腹痛,疝气,风歪,耳聋,喉痹,牙痛,通利关窍。"
蟾酥
类别: 开窍药
解毒,消肿,强心,止痛。治疔疮,痈疽,发背,瘰疬,慢性骨髓炎,咽喉肿痛,小儿疳积,心衰,风、虫牙痛。①《药性论》:"脑疳,以奶汁调滴鼻中。"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蚛牙,和牛酥摩;治腰肾冷,并助阳气,以吴茱萸苗汁调敷腰眼并阴囊。"③《本草衍义》:"齿缝中血出,以纸紝子蘸干蟾酥少许,于血出处按之。"④《医学入门》:"主痈疽疔肿瘰疬,一切恶疮顽癣。"⑤《纲目》:"治发背疔疮,一切恶肿。"⑥《本草正》:"治风、虫牙痛,以纸拈蘸少许点齿缝中。"
粉霜
类别: 利水渗湿
攻毒,利水,通便。治牙疳,梅毒恶疮,水肿,臌胀,大小便闭。①张元素:"能洁净府,去膀胱中垢腻。"②《品汇精要》:"主急风口噤,手足搐搦,涎潮作声,止痢脓血,消瘰疬。"③《纲目》:"下痰涎,消积滞,利水,与轻粉同功。"
麝香
类别: 开窍药
开窍,辟秽,通络,散瘀。治中风,痰厥,惊痫,中恶烦闷,心腹暴痛,癥瘕癖积,跌打损伤,痈疽肿毒。 ①《本经》:"主辟恶气,温疟,痫痓,去三虫。" ②《别录》:"疗中恶,心腹暴痛,胀急痞满,风毒,妇人难产,堕胎,去面鼠,目中肤翳。" ③陶弘景:"疗蛇毒。" ④《药性论》:"除心痛,小儿惊痫、客忤,镇心安神。以当门子一粒,细研,熟水灌下,止小便利。能蚀一切痈疮脓。" 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"杀脏腑虫,制蛇、蚕咬,沙虱、溪、瘴毒,吐风痰。纳子宫暖水脏,止冷带疾。" ⑥《仁斋直指方》:"能化阳通腠理。""能引药透达。" ⑦王好古:"疗鼻窒不闻香臭。" ⑧《纲目》:"通诸窍,开经络,透肌骨,解酒毒,消瓜果食积。治中风,中气,中恶,痰厥,积聚癥瘕。" ⑨《本草正》:"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,脓水腐肉,面酐斑疹。凡气滞为病者,俱宜用之。若鼠咬、虫咬成疮,以麝香封之。" ⑩《本草备要》:"治耳聋,目翳,阴冷。"
类别: 补虚药
补五脏,益气血,止渴,润燥。治阴虚劳热,肺痿咳嗽,吐血,消渴,便秘,肌肤枯槁,口疮。①《别录》:"补五脏,利大肠,主口疮。"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沙牛及白羊酥,除胸中客气,利大小肠,治口疮。""牦牛酥,去诸风湿痹,除热利大便,去宿食。"③《本草拾遗》:"合诸膏,摩风肿,腕跌血瘀。"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牛酥,益心肺,止渴、嗽,润毛发,除肺痿、心热并吐血。"⑤《纲目》:"挲牛、白羊酥,益虚劳,润脏腑,泽肌肤,和血脉,止急痛,治诸疮,温酒化服。"⑥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润燥充液,滋阴止渴,耐饥,养营清热。"
天麻
类别: 平肝息风
息风,定惊。治眩晕眼黑,头风头痛,肢体麻木,半身不遂,语言蹇涩,小儿惊痫动风。 ①《本经》:"主恶气,久服益气力,长阴肥健。" ②《别录》:"消痈肿,下支满,疝,下血。" ③《药性论》:"治冷气顽痹,瘫缓不遂,语多恍惚,多惊失志。" 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助阳气,补五劳七伤,通血脉,开窍。" ⑤《开宝本草》:"主诸风湿痹,四肢拘挛,小儿风痫、惊气,利腰膝,强筋力。" ⑥张元素:"治风虚眩晕头痛。" ⑦《本草汇言》:"主头风,头痛,头晕虚旋,癫痫强痉,四肢挛急,语言不顺,一切中风,风痰。"
血竭
类别: 止血药
祛瘀定痛,止血生肌
用药咨询
三叉神经痛如意珍宝丸
如意珍宝丸是一种中成药,具有消肿止痛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,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,但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。如意珍宝丸主要由人工麝香、人工牛黄、珍珠母、冰片等成分组成,通常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咽喉炎、扁桃体炎以及口腔溃疡等疾病引起的咽喉肿痛、口舌生疮等症状。而三叉神经痛通常是由于外伤、炎症感染等因素导致三叉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,可出现面部疼痛的情况。如意珍宝丸中的药物成分一般不会对三叉神经造成刺激,也不会加重病情,所以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如意珍宝丸进行治疗。如果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比较严重,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、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。同时还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,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有利于改善不适症状。在日常生活中,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时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。
三叉神经痛服用如意珍宝丸
如意珍宝丸是一种中成药,具有消肿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服用如意珍宝丸后,可以缓解疼痛症状,但不能根治疾病。如果出现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治疗。如意珍宝丸主要由人工麝香、珍珠、牛黄、冰片等药物组成,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、发热、咽喉肿痛等症状。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三叉神经受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,可能与炎症刺激或外伤等原因有关。患病以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患侧面部剧烈疼痛的现象,而且在说话或者是刷牙时疼痛会加重。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,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意珍宝丸进行治疗,能够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。虽然如意珍宝丸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,但是不建议长期用药,以免产生药物依赖性。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,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得不到改善,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、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比如辣椒、生姜以及大蒜等。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避免熬夜。
三叉神经痛吃如意珍宝丸
如意珍宝丸是一种中成药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功效。三叉神经痛患者吃如意珍宝丸,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疼痛的作用,但不能根治疾病。如意珍宝丸主要由人工麝香、人工牛黄、珍珠母、冰片等药物组成,其中的人工麝香和人工牛黄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而珍珠母则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,冰片有祛风止痛的功效。因此,如意珍宝丸对于三叉神经痛引起的头痛、牙痛、耳鸣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此外,由于如意珍宝丸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,还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,所以对于三叉神经痛引起的面部肌肉痉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人群都可以服用如意珍宝丸。对本品过敏者禁用,过敏体质者慎用。另外,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等。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,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。
同类祛暑剂
柴胡石膏汤
主治: 妊妇伤暑,头痛恶寒,身热躁闷,四肢疼痛,项背拘急,口干燥。少阳阳明,外感挟火,头痛口干,身热恶寒拘急。
组成: 柴胡4两,甘草2两,石膏8两。
消暑十全散
主治: 伤暑,兼感风邪,发热头痛。
组成: 香薷2钱,扁豆(炒,捶)1钱,厚朴(姜制)1钱,陈皮1钱,甘草(炙)1钱,白术1钱,茯苓1钱,木瓜1钱,藿香1钱,苏叶1钱。
麻丸子
主治: 踒折伤损,皮破骨出,手足碎断,肌肉坏烂,疼痛至甚,日夜叫呼,百治不止,手足久损,筋骨差爻,举动不能;损后伤风湿,肢节挛缩,造成偏废;劳伤筋骨,肩背疼痛,四肢废乏,动作无力。
疗效: 壮筋骨,活经络,生气血。
组成: 川当归(去苗,洗净)半两,桔梗(名布萝卜)半两,牛膝半两(不用酒浸),骨碎补2两(去毛),川乌(不见火,切作片子,醋煮)、川芎1斤,百草霜1斤,草乌(用山矾灰汁浸)1斤,木鳖子(去油壳)半斤,赤芍药半斤,乌豆1斗(浸酒煮,焙干),金毛狗脊(去尾)。
阿胶黄芩汤
主治: 秋燥伤寒,暑从火化,肺燥肠热,上则喉痒干咳,咳甚则痰粘带血,血色鲜红,胸胁串痰;下则腹热如焚,大便水泻如注,肛门热痛,甚或腹痛泻泄,泻必艰涩难行,似痢非痢,肠中切痛,有似硬梗,按之痛甚,舌苔干燥起刺,兼有裂纹。
疗效: 清润肺燥以坚肠。
组成: 陈阿胶3钱,青子芩3钱,甜杏仁2钱,生桑皮2钱,生白芍1钱,生甘草8分,鲜车前草5钱,甘蔗梢5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