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别: 补虚药
补五脏,益气血,止渴,润燥。治阴虚劳热,肺痿咳嗽,吐血,消渴,便秘,肌肤枯槁,口疮。①《别录》:"补五脏,利大肠,主口疮。"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沙牛及白羊酥,除胸中客气,利大小肠,治口疮。""牦牛酥,去诸风湿痹,除热利大便,去宿食。"③《本草拾遗》:"合诸膏,摩风肿,腕跌血瘀。"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牛酥,益心肺,止渴、嗽,润毛发,除肺痿、心热并吐血。"⑤《纲目》:"挲牛、白羊酥,益虚劳,润脏腑,泽肌肤,和血脉,止急痛,治诸疮,温酒化服。"⑥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润燥充液,滋阴止渴,耐饥,养营清热。"
举报/反馈
入药方剂
知母丹
主治: 小儿发热疟甚者。
组成: 知母(微炒)1两,鳖甲(酥炙,去裙襕)1两,川大黄(细锉,微炒)1两,赤茯苓1两,朱砂(细研,水飞)1两,川朴硝半两,川升麻半两,龙脑1钱(研)。
人参蛤蚧散
疗效: 补肺益肾,止咳定喘。
组成: 蛤蚧一对,全者,以河水浸五宿,逐日换水,浸洗净,去腥气,酥炙香熟 甘草炒紫,五两 杏仁炒,去皮尖,五两 人参 茯苓 贝母 桑白皮 知母各二两
养血祛风润燥汤
主治: 素患风热,大便秘者。
组成: 秦艽2-3钱,胡麻(炒,研)3-5钱,鲜首乌5钱至1两,生地3-5钱,松子仁5钱至2两(研烂调服),牛乳1杯(或牛酥1-2两),梨汁1杯。
经验天灵盖散
主治: 传尸劳虫。
组成: 天灵盖2指大(用白檀香煎汤洗,酥油炙黄色用),槟榔5枚,阿魏2钱,辰砂1钱(另研),麝香1钱(另研),甘遂2钱,安息香3分。
外敷麻药
疗效: 敷于毒上,麻木,任割不痛。
组成: 川乌尖5钱,草乌尖5钱,蟾酥4钱,胡椒1两,生南星5钱,生半夏5钱(一方加荜拨5钱,一方加细辛1两)。
牛角(角思)散
主治: 膀胱虚冷,小便滑数,色如泔淀。
组成: 桑螵蛸1两(微炒),赤石脂2两,补骨脂2两(微炒),狗脊3分,萆薢1两(锉),白龙骨2两,韭子3分(微炒),鹿茸2两(去毛,涂酥炙令微黄),肉苁蓉4两(酒浸1宿,刮去皴皮,炙干),兔丝子2两(酒浸3日,曝,别研为末)。
健脾丸
主治: 鹤膝风。
疗效: 补肝肾,进饮食。
组成: 熟地黄、山药(微炒)、山茱萸、白茯苓、枸杞、巴戟天(酒浸)、牛膝(酒浸)、五味子、肉苁蓉(酒浸,去鳞,焙干,酥炙)、杜仲(酒、姜拌炒)、远志(甘草水浸汤下)、楮实子(酒浸)、石菖蒲(去毛,忌铁)、小茴香(盐、酒炒)、续断(酒浸)、菟丝子(酒蒸)各等分。
紫菀杏仁煎
主治: 肺脏气积,喉中呷嗽不止,皆因肺脏虚损,致劳气相侵,或胃中冷膈上热者。
组成: 紫菀(去苗土)1两半,杏仁半升(去皮尖双仁,别细研),生姜汁3合,地黄汁5合,酥2两,蜜1升,大枣肉半升,贝母(去心)3两,白茯苓(去黑皮)1两,五味子(炒)1两,人参1两,甘草(炙,锉)1两,桔梗(锉,炒)1两,地骨皮1两。
麻药散
疗效: 敷疮毒上麻木,刀针不痛。
组成: 川乌尖5钱,草乌尖5钱,生南星5钱,生半夏5钱,胡椒1两,蟾酥4钱。
龙脑牛黄丸
主治: 急中风,或潮涎稍退,风缠四肢,变为瘫痪,手足不随,口眼斜。
组成: 真槐胶1分(须是真好,通明光净者),真阿胶1分(微炙令肥黄),牛黄1分(别研),腻粉1分(后入),水银1分(用枣肉同研无星用),蛜(虫祁)1分(去足,微用真酥酒炒),白花蛇肉1分(炙令黄色),铅白霜半两(别研),生龙脑1分(别研),真麝香1分(别研),真阿魏半分(面裹,烧令面热,不用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