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维生素c

2023-09-22 来源:39健康网 举报/反馈

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,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,可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,保持机体功能,预防败血症、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等疾病,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。根据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,有不同的功效。

1、维生素C片:临床用于预防坏血病、治疗高胆固醇血症、慢性铁中毒、特发性高胱氨酸尿症、慢性肝硬化、紫癜等疾病。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片,可以导致尿酸盐、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患者出现尿频、腹泻、皮肤红而亮、头痛、尿频、恶心呕吐、胃痉挛等症状;

2、维生素C泡腾片:可以预防坏血病,也可治疗慢性铁中毒、急性传染病及紫癜等疾病。但在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泡腾片时,可导致尿酸盐析出,引起尿酸性肾病。同时,长期过量服用含维生素C的泡腾片,可引起腹泻、皮肤红而亮、头痛、尿频、恶心呕吐、胃痉挛等症状;

3、维生素C注射液: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坏血病和传染病,同时还可治疗紫癜等疾病。过量服用维生素C注射液,可导致腹泻、皮肤红而亮、头痛、尿频、恶心呕吐、胃痉挛等症状;

4、维生素C咀嚼片:可以预防坏血病,也可用于急慢性传染病及紫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。过量服用维生素C咀嚼片,可导致腹泻、皮肤红而亮、头痛、尿频、恶心呕吐、胃痉挛等症状。

根据维生素C的不同功效,针对性地选择上述不同人群的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C泡腾片,避免擅自服用引起不良反应。

相关文章

更多

猜你喜欢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