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c是水溶性
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,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。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易被破坏,失去原有的抗氧化功能,而起不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。若需补充维生素C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以免过量补充导致不良反应。
维生素C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坏血病、传染病、紫癜等疾病,同时还可以辅助治疗慢性铁中毒、维生素E缺乏症以及其他疾病。
1、治疗坏血病:维生素C可参与合成胶原蛋白,有助于保持血管完整性,可预防坏血病。一般情况下,维生素C每日用量在100-200mg为宜;
2、治疗传染病: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能力,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、乙型肝炎、结核病等疾病。一般情况下,维生素C每日用量在1g左右为宜;
3、治疗紫癜: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,减少毛细血管出血,从而对紫癜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。一般情况下,维生素C用量为每日100-200mg;
4、辅助治疗慢性铁中毒:慢性铁中毒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进行辅助治疗,具体用量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;
5、辅助治疗急性肝炎:在患有急性肝炎等疾病时,也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进行辅助治疗。一般情况下,维生素C需要每日用量在3g左右。
此外,服用维生素C时,也应注意尽量避免与牛奶、豆浆等含钙较多的食物一同食用,以免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。若服用维生素C后出现不良反应,应及时就医处理。
相关文章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