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c受热分解
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,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,在高于100°C的高温下容易被破坏,在水中加热到100°C以上时,会导致维生素C受热分解,从而失去其生物学活性,但在低温情况下保存的维生素C可较好保留。
1、吸收率低:维生素C在高于100°C的高温下可能会被破坏,但在低温情况下保存的维生素C,其生物学活性可以保持10年以上,因此维生素C一般不容易被分解;
2、分解快:维生素C在室温下保存,受热后容易被分解,同时因受热可能会导致维生素C结构发生改变,使其分解速度加快,因此维生素C在高于100°C的高温下保存,分解速度较快;
3、生成不易吸收的物质:维生素C在低温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结晶,如在冰箱中保存过久,可能会导致维生素C结晶,使得维生素C无法正常发挥作用,因此在低温情况下保存的维生素C不能被分解;
4、导致身体酸碱度失衡:维生素C在高温情况下被分解,会使体内酸性增加,若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,可能会导致身体酸碱度失衡,此时可能会出现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等症状。
因此,建议尽量将维生素C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,以延长维生素C的存放时间,同时建议避免一次性过量摄入维生素C,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
相关文章
更多